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临时国会发表就任后首次施政方针演讲。尽管演讲提及高通胀和财政政策走向等经济热点,但外界普遍认为,高市新政府政策主张的落实和效力将面临多重挑战,短期内难以解决日本国内和外部经济难题。
财政货币政策或受到有限干预
在此次演讲中,高市称将实施“负责任的积极财政”,重点应对物价上涨。她还表示,将设立讨论机制,推进税制与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减轻中低收入群体负担。
分析人士指出,从现实条件看,落实这些施政方针面临财政支撑能力不足、执政基础脆弱、社会舆论压力大等多重考验。
高市在施政演讲中一方面主张减税,另一方面又提出“负责任的积极财政”,同时还要扩大多领域支出,而对于如何确保稳定财源这一关键,却未作具体说明。
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日前公开表示:“将根据‘负责任的积极财政’的想法来推进经济与财政运作。”“将在(政府)净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逐步下降的框架下,维持财政纪律。”
另外,此次高市早苗领导的“自维执政联盟”是日本自民党首次与日本维新会合作,联合执政基础并不牢固。目前两党在众参两院的合计议席数都未过半,且采取相对松散的“阁外合作”模式。在日本政治评论家、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高野孟看来,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签署的执政协议内容缺乏细节,“等到执行阶段很可能暴露出许多问题,双方的政策分歧随时可能导致合作破裂”。
野村证券日本首席经济学家森田京平及其研究团队的最新报告指出,高市的财政政策效力不太可能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具有扩张性。根据执政联盟协议,将实施多项措施应对通胀,如主张废除旧的临时汽油税率,并在2025财年补充预算中取消电力和天然气费用补贴。消费税减免政策仍是焦点,另外,提高所得税标准扣除额、设立可退税抵免标准等政策预计也将是优先级。
货币政策方面,部分市场人士担心高市当选首相可能干预日本央行决策、阻止央行加息、延缓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去年秋天竞选自民党总裁时,高市就曾指责日本央行加息是“愚蠢行为”。
不过,野村证券预计货币政策不会显著受到高市执政影响,预计日本央行仍将坚持通过加息来调节货币宽松政策的基本方针。“我们预测:日本央行将于2026年1月实施下一次加息,但如果日元贬值或股市震荡过于剧烈,加息可能提前到2025年12月;在通胀率低于2%的前提下,此后约一年暂停加息;2027年再进行两次加息。”
内外经济难题凸显
日本总务省10月2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9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2.9%至111.4,连续49个月同比上升。
日本媒体和专家认为,由于新政府拟采取更为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有可能导致日元贬值,从而进一步加剧日本物价上涨压力。
高市此前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为应对物价上涨,新政府将迅速推动汽油税和柴油税下调。此外,政府将出台政策强化对困难中小企业、医疗护理机构的援助,扩大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通过减税和扩大开支等积极财政政策应对通胀、提振经济。媒体和专家对此评论说,高市主张的经济政策自相矛盾。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竹中治坚认为,高市试图以削减汽油税等政策应对物价上涨,殊不知减税属于财政扩张之举,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此外,如果以应对物价上涨之名发放补助,同样会刺激通胀。
日本东洋大学教授野崎浩成说,虽然“高市交易”推动股价上涨,以日元计价的资产价值增加,但日元却大幅贬值,实际结果是民众购买力下降。特别是对不持有金融资产的人们来说,生活将遭受更大冲击。
根据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由于工资涨幅追不上物价涨幅,日本实际工资连续3年同比下降。今年以来,实际收入萎缩势头未减,实际工资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
日本法政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小黑一正指出,未来物价上涨恐将长期化,日元贬值和进口物价上涨将进一步挤压民众钱包,给日本政府和央行的政策平衡带来更大挑战。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日本外部贸易形势也存在不确定性。日本财务省近日公布的贸易统计结果显示,受美国汽车、钢铝关税政策影响,2025财年上半年(今年4月至9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致使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大幅减少。
另外,前首相石破茂在职期间,曾与美方商讨约50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这部分将增添高市政府协调对外经贸政策的不确定性。
产业发展面临波折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出,相关产业发展将在新政府上台后出现变化,甚至转向。
报道指出,日本高市早苗政府已于10月22日正式启动。围绕经济产业等主要政策,新内阁成员纷纷发表言论,对石破茂政府时期的方针进行修正。
其中,在环境能源政策方面,高市政府计划对大型光伏电站的开发进行监管升级。自民党与维新会的联合执政协议明确提出,将在2026年的例行国会上针对百万瓦级光伏电站“实施从法律上进行监管的措施”。
在日本,光伏发电以2012年启动的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IT)为契机迅速扩大。日本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大岛秀雄认为,“光伏发电的引入速度很难加快,但可能成为解决现有矛盾的契机”。
不过,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明确表示,能源政策变化可能给日本经济带来压力。
除此以外,在其他政策方面也可能转向。石破茂政府提出的扩大大米产量方针可能将出现倒退。日本新任农林水产大臣铃木宪和日前表示:“最重要的原则是根据需求进行生产”。对于持续高于上一年水平的大米价格,他强调:“不会进行干预,价格应由市场决定。”
劳动力市场改革方面,高市指示日本厚生劳动大臣上野贤一郎等相关官员,在确保健康与劳动者自主选择为前提的基础上,研究放宽现行劳动时间限制的可能性。但业界人士表示,这些改革可能打压日本劳动力市场效率,多产业业主将背负额外成本。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