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涨跌不一,纤维板涨逾3%,农产品涨跌不一,棉纱涨近3%,白糖、棕榈油跌逾2%;能化品多数上涨,LPG、玻璃涨逾2%,沥青涨逾1%;黑色系多数上涨,焦炭涨逾1%,动力煤、动力煤涨近1%;基本金属多数下跌,沪镍、沪锡跌近2%;贵金属均下跌,沪银跌逾1%。
今日关注
1、工信部:2022年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280GWh,同比增长150%,上半年储能电池产量达到32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110GWh。锂离子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75%,全行业收入突破4800亿元。
2、香港万得通讯社:德国6月贸易帐顺差64亿欧元,预期逆差20亿欧元,前值逆差10亿欧元;季调后出口环比升4.5%,预期1%,前值-0.50%;进口环比升0.2%,预期1.3%,前值2.7%。
3、7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5.5,较6月上升1.0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并且创2021年5月以来新高。
夜盘策略
镍&不锈钢
日内沪镍跌近2%,不锈钢小幅收涨。宏观方面,美联储官员鹰派发言提振加息预期,海外衰退担忧加剧,金属板块出现回调。产业方面,电解镍现货价格出现下调,但仍旧处于高位,导致需求支撑走弱,市场成交清淡,边际垒库背景下预计电解镍价格继续弱势运行;镍铁方面,挺价仍在持续,铁厂利润有所修复但仍处于亏损,下游不锈钢依旧疲软,对镍铁采购较为谨慎,预计镍铁价格缓慢下行。不锈钢方面,现货报价基本持平,成交多以刚需采购为主,贸易商对后市较为谨慎,需求萎靡之下,不锈钢易跌难涨。总的来说,基本面疲软叠加宏观压制,沪镍反弹行情或已结束,不锈钢因需求低迷亦难有所提振。操作上,沪镍轻仓做空,不锈钢区间操作。
沪铜
日内沪铜震荡偏弱运行,主力合约收于59780元/吨,跌幅0.45%。宏观面上,隔夜美联储官员对于通胀的鹰派言论导致美元指数走高,美债利率快速上行。全球制造业数据低于预期,劳动力需求有所放缓,宏观面仍面临经济衰退带来的压力。基本数据方面,上期所库存下降475吨至,LME库存减少725吨,上期所和LME小幅去库。综合来看,目前基本面一定程度上给予铜价支撑,但宏观面压制了铜价的上行,故铜价本轮反弹大概率已接近尾声,后市不宜过度乐观。操作上建议多单逐步止盈,同时考虑逢高布局空单。
沪铝
沪铝今日翻红,午后走势偏强,收于18250元/吨。宏观面上看,风险事件落地,避险情绪有所消散。美联储官员再度发表对通胀的鹰派言论,暗示9月份将继续加息50个基点,目前控制通胀与保增长是两难的选择,经济依然存在衰退风险。基本面上看,上游国内铝土矿供不应求的态势难以改变,且矿石品位持续下降,北方地区氧化铝产能虽难以继续下跌,但上涨空间有限,电解铝成本支撑仍存。供应端低成本地区投产持续,供应压力维持;下游需求依旧处于淡季,厂家以刚需拿货为主。库存方面,本周电解铝铝锭库存出现累库趋势,对铝价的进一步反弹起到压制作用。综合来看,目前地缘政治风险可控,铝价将逐步回归基本面。预计 09 合约波动区间在 17800-18300 元/吨,操作上建议反弹沽空为主。
贵金属
日内贵金属偏弱运行,隔夜美联储多位官员再度向市场传递鹰派信号,暗示9月份将继续加息50个基点以控制持续高位的通胀,美债利率大幅上升,压低了黄金的估值;地缘政治风险可控,市场风险偏好并未收到明显打压,资本市场在情绪上依然保持比较平稳的状态,导致贵金属的避险价值消退。整体来看,目前控制通胀与保增长是两难的选择,经济依然存在衰退风险。操作上,黄金白银区间操作。沪金2212参考区间382-390元/克,沪银2212参考区间4300-4500元/千克。
钢材
钢材期货日内震荡偏弱运行,螺纹盘中上探至4145元/吨后回落,最终微跌0.02%至4063元/吨,热卷微涨0.07%,报收4020元/吨。近日钢价反弹后高位震荡运行,市场情绪逐渐降温,成交量有所放缓。高频数据上,昨日237家主流贸易商建材成交量15.98万吨,环比下降19.03%。钢谷网数据显示,本周建材产量大幅增加25.02万吨至413.73万吨,库存大幅减少103.4万吨至1135.09万吨,热卷产量微降,而库存小幅增加。钢材需求边际好转,然而复产预期增强下,预计短期内钢材期货反弹高度有限,建议短期观望为主。
碳交易日报
今日行情
中国CEA
1、收盘价57.50元/吨,较前一日收涨0.26%;
2、今日挂牌成交量500吨,大宗协议交易量0吨;8月日均成交量0.17万吨,活跃度环比下降96.77%,8月初全国碳市场交易平淡,若后续相关政策出台,市场活跃度有望回升。
欧盟EUA
1、8月02日,欧盟EUA期货结算价81.66欧元/吨,较前一日收涨1.80%;
2、8月02日,期货成交量2710万吨,现货成交量2.00万吨;8月期货日均成交量2075万吨,活跃度环比下降13.59%。暑期EUA活跃度下降,8月拍卖启动后,欧盟减少50%拍卖额度,供给紧张的预期导致EUA价格上行。
市场消息
中国市场
1、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网站8月3日发布《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焦化废水产生量减少30%,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产生量分别减少20%;
2、《方案》提出:到2025年,能源管控中心普及率到达50%以上;全流程信息化管控系统应用达到50%以上,智能制造在焦化行业有所突破。
海外市场
1、澳大利亚一家上游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津巴布韦的三个REDD+项目中获得了开发和产生碳信用额度的权利,这些项目占地超过30万公顷。
2、一家美国公司在自愿碳市场中“技术主导”的碳去除标准下提出了生物油封存技术;与一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相比,生物油封存技术有望实现永久排放封存。
事件点评
1、在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焦化行业作为碳排放源之一,实现“双碳”目标任务紧迫,同时《“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针对重点排放行业,要加大约束力度,增加重点控排企业。
2、澳大利亚即将通过REDD+项目获得碳减排量,近日专家预测数千万吨林业碳汇将进入自愿减排市场表明,近期林业碳汇在全球自愿市场有兴起趋势,或将提升VCM在碳配额市场的影响力;因化石燃料问题,ETS等强制市场正面临紧缩,自愿市场的碳排放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EUA价格上涨趋势,但对碳价上涨的抑制程度取决于抵消比例的上限。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