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周二铜价探底回升,市场交投淡静。人民币快速贬值继续牵动市场,市场担忧出口受疫情冲击,国内需求缺乏动力而失速。但更长远的来看,随着人民币贬值,出口反而竞争力是增强的,一旦疫情有效控制,只要外围仍保持高通胀状态,外需并不会消失。另从库存和下游情况来看,铜供应远远谈不上过剩,短期情绪主导还是远大于实际走向通缩的可能性。技术上看,LME铜价关键位置在9750美元附近,关注这一带能否站稳。
铝:周二沪铝先抑后扬,低点刷新一月初以来新低。周一库存数据显示铝锭铝棒综合库存小幅下降,降幅较上周收窄。原铝产量稳步上升,需求继续受到抑制,市场缺少利多因素信心不足。封控缓解后消费有弹性,但疫情不确定性强,沪铝支撑位20000元关口,长假前保持观望等待边际变化出现。
锌:周二沪锌主力合约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85%。当前宏观资金对国内需求预期较差,叠加五一长假来临,交易所上调保证金,资金扰动盘面,工业品近两日连续暴跌。当前商品自身基本面对短期趋势影响不大,宏观资金的预期占主导地位。对于后期锌价走势,五一节前大概率还会继续下跌。
铅:沪铅小幅高开后继续弱势回落收阴线。电解铅开工率相对稳定。原料供应逐渐缓和下,再生铅开工率小幅回升。下游蓄电池淡季消费继续低迷。短期再生铅供应小幅增加,后期随着原料端的缓和,再生铅后期产量释放压力较大,中期国内供需面过剩有望加剧,沪铅震荡后或将维持弱势下跌格局。
锡:26日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SME)现货锡主要成交在337000-339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500元/吨。现货市场,26日锡价下跌,冶炼厂继续挺价出货,贸易商之间交投一般,下游仅少量刚需接货,受疫情影响物流运输依旧不畅,市场整体交投情况改善不大。
镍:周二沪镍主力合约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98%。当前宏观资金对国内需求预期较差,叠加五一长假来临,交易所上调保证金,资金扰动盘面,工业品近两日连续暴跌。当前商品自身基本面对短期趋势影响不大,宏观资金的预期占主导地位。
钢坯:26日唐山钢坯直发成交偏弱,仓储现货报4790-4800元/吨左右含税出库,部分低价成交。下游成品材价格涨跌互现,型钢成交尚可,窄带一般。迁安及卢龙地区普方坯出厂结算价4700下调50,贸易商含税成交价4760左右。
焦炭:26日临汾一级湿熄焦出厂含税3930元/吨;唐山准一级湿熄焦含税到厂3920元/吨;潍坊准一级干熄焦出厂含税4280元/吨。国内焦炭市场偏稳运行。供应方面,随着物流运输逐步缓解,焦企开工情况有所回升,前期因原料紧缺而限产的焦企生产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焦企库存下降明显,焦炭产量有所增加,且近日原料煤价格持续向好,焦企生产成本增加。需求方面,近期钢厂到货有所增加,厂内焦炭库存偏低水平,多积极补库,个别钢厂存在另加运补采购的现象,预计短期内焦炭市场偏稳运行。
期货价格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23:30收报6.5580元,较周一夜盘收盘涨5点。成交量349.25亿美元。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6.5898元,较周一纽约尾盘跌177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5450-6.5981元区间。
美股收盘三大指数集体下挫,道指跌2.38%,标普500指数跌2.81%,纳指跌3.94%。
德国DAX 30指数初步收跌1.03%,报13780.47点。法国股指初步收跌0.41%,意大利股指初步收跌0.76%,英国股指初步收涨0.20% 。
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16美元,收于每桶101.70美元,涨幅为3.21%;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67美元,收于每桶104.99美元,涨幅为2.61%。
COMEX 6月黄金期货收涨0.43%,报1904.10美元/盎司。
截至2:30收盘,沪金主力合约收涨0.11%,报401元/克,沪银主力合约收跌0.36%,报4962元/千克,SC原油主力合约收涨4.49%,报658元/桶。
国际铜夜盘收跌0.02%,沪铜收跌0.05%,沪铝收涨0.34%,沪锌收涨0.99%,沪铅收跌0.10%,沪镍收涨3.27%,沪锡收涨1.81%。不锈钢夜盘收涨1.36%。
LME期铜收涨91美元,报9860美元/吨,连续两个交易日收于10000美元下方。LME期铝收跌26美元,报3064美元/吨。LME期锌收涨15美元,报4184美元/吨。LME期铅收跌7美元,报2320美元/吨。LME期镍涨440收美元,报33076美元/吨。LME期锡收涨685美元,报40543美元/吨。
螺纹期货夜盘收涨1.70%,热卷收涨1.41%;铁矿石期货收涨2.92%。焦炭夜盘收涨0.88%,焦煤收涨1.89%,动力煤收跌0.47%。
宏观与行业要闻
1、工信部组织开展第四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荐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四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荐工作。将聚焦生态环境影响大、产品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遴选一批绿色设计基础好、创新设计能力强、绿色产品制造水平高、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大的绿色设计示范企业。重点支持电子电器、纺织、机械装备、汽车及配件、轻工等行业企业,围绕轻量化、低碳化、循环化、数字化等重点方向开展绿色设计,探索行业绿色设计路径,推动全链条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建设,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协同升级。
2、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上涨 一季度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绩整体飘红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2022年第一季度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绩继续飘红。龙头企业表现抢眼。贝特瑞预计一季度净利润4.3亿元至4.7亿元,同比增长64.09%—79.35%;杉杉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润7.5亿元至8.5亿元,同比增长148%—181%。此外,璞泰来、中科电气、翔丰华等企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预计)为90.28%、160.73%、69.09%—88.99%。
3、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4.0万亿元 同比增长6.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6日公布一季度物流运行数据。数据显示,3月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频发,物流供需增速稳中趋缓,总体来看,一季度物流规模持续扩张,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4.0万亿元,同比增长6.2%。从规模看,社会物流总额与GDP的比率回升至3.1,为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多重压力下,物流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国内手机销量整体下滑 荣耀再次否认上市传闻
4月26日下午,据相关媒体报道,荣耀考虑2022年在国内上市,筹资450亿美元。对此,荣耀方面回应记者称,“荣耀筹资450亿美元计划2022年上市”的消息不属实。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记者表示,荣耀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尤其是在失去华为的资金、品牌、技术和供应链支持与背书后的独立、可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荣耀至少需要在以上层面用过硬的业务和财务数据证明自己才能上市。
5、欧盟委员会批准西班牙和葡萄牙降低能源价格方案
当地时间4月26日,西班牙第三副首相兼生态转型与人口挑战大臣里韦拉与葡萄牙环境和气候行动部长科尔代罗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欧盟委员会已批准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共同制定的降低能源价格的方案,两国将对为发电厂供电的天然气价格进行限制,从而使大多数家庭须负担的电力费用大幅下降。
6、俄罗斯将切断对波兰天然气供应 标志与欧洲能源矛盾重大升级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将在周三切断向波兰的天然气供应,这一消息表明莫斯科与欧洲各国在关键能源供应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出现重大升级。俄方此举显然是在兑现此前普京做出的不用卢布买天然气就“切断供气”的威胁,欧盟认为用卢布买气会违反对俄制裁规定,而且等于是在给普京提供助力。现在的焦点转向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该国也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意大利政府正在密切关注局势,不过目前的评估是,还没有出现可能切断意大利天然气供应的直接风险。
7、德银:美联储应升息至5%-6% 美国经济明年将严重衰退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警告称,美联储可能需要实施19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货币紧缩才能让通胀率从四十年高位降下来,这将导致美国明年出现严重衰退。德银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主管David Folkerts-Landau等人周二撰文称,“我们的保守观点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要深入到5%-6%区间方可遏制住通胀,这部分是由于缩表也能促进货币政策紧缩,我们的经济研究团队认为其效果相当于额外两次25基点的加息”。
8、白宫承认:美上届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提高了美国人生活成本
受能源和食品价格飞涨、供应紧张和消费者需求强劲等因素影响,美国3月份通胀率同比飙升至8.5%,创下1981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物价飞涨,通胀率已连续六个月超过6%,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平均目标。 当地时间22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采取措施削减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值得考虑”,这样做可能会产生“理想效果”,帮助美国人缓解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 美国国家安全副顾问达利普·辛格上周四在出席活动时也表示,削减对自行车或服装等“非战略性”的中国商品关税可能有助于遏制通胀。
9、4月26日LME有色金属库存
LME铜库存减2100吨至135175吨。LME铝库存减4450吨至579600吨。LME铅库存持平至39725吨。LME锌库存减475吨至101250吨。LME锡库存持平至2880吨。LME镍库存减252吨至72738吨。
10、4月26日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上期所铜减少5134吨至32205吨。上期所铝减少3394吨至160709吨。上期所铅增加204吨至81684吨。上期所锌减少577吨至129936吨。上期所锡减少250吨至1430吨。上期所镍减少336吨至3943吨。上期所不锈钢增加1129吨至69537吨。
11、我国首套高海拔地区特大型煤化工项目在青海开工
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0万吨/年烯烃项目26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开工。该项目是我国首套高海拔地区特大型煤化工项目,将推动聚氯乙烯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青海盐湖资源高效利用。烯烃项目位于格尔木市格尔木工业园,为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确定的9个煤制烯烃示范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211.44亿元,主要建设180万吨煤制甲醇、60万吨甲醇制烯烃、27万吨乙烯和41.5万吨聚丙烯等工艺装置。项目所在地格尔木市是国内最大的钾肥工业基地,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各种盐类矿物总储量达600亿吨。项目将综合利用盐湖资源副产氯气,推动传统盐化工、煤化工产业的整合创新和延伸。此外,项目产生的高浓盐水将输送至察尔汗盐湖别勒滩矿区作为溶矿开采溶浸剂补充水,用于盐湖固体钾资源开采,有利于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助力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12、淡水河谷:已宣布完成煤炭资产出售
据淡水河谷官微4月26日午间消息,在满足所有先决条件后,淡水河谷已完成将莫阿蒂泽(Moatize)煤矿和纳卡拉(Nacala)物流走廊出售给Vulcan Resources(曾用名Vulcan Minerals或Vulcan)的交易。
13、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会员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9.01%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了解到,一季度,我国钢铁工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各个能耗指标同比下降,全行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会员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9.01%,外排废水总量同比下降17.38%,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18.07%,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24.03%。中钢协表示,排放总量和强度同时下降和钢铁行业加强超低排放改造,包括水污染治理密不可分。最新统计数据,全国已经有40家钢铁企业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这40家企业中有26家完成了全工序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1.5亿吨左右。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