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上游铜矿供应呈现增长趋势,铜矿供应较前期有所改善,不过冷料供应紧张局面仍存,叠加硫酸价格大幅回落,炼厂生产面临一定压力,并且年底未出现赶产动作,精炼铜产量增长有限。近期国内入库量减少,虽然下游消费依旧平平,但库存仍持续下降,市场呈现供应偏紧局面,对铜价形成支撑。
铝:临近年末,国内库存维持去化对铝价形成支撑,但近日去库幅度已有所放缓,一方面下游消费稍显低迷,而另一方面,年末各地到货量也均有所减少,疫情频起对原料供应运输产生干扰;而纵观后续供需局面而言,能耗双控下供给偏弱预期仍存,短期铝价将延续高位震荡运行,沪铝夜盘或有突破2万大关机会,但站稳难度较大,仍存回落可能;操作上建议下游按需少量补货。
锌:沪锌偏强震荡收小阳线。短期国内精矿偏紧和副产品硫酸价格有一定的回落,冶炼利润进一步被压缩,产量增加幅度有限,11 月精炼锌产量同比依然减少。下游终端按需采购,镀锌企业仍以消耗成品库存为主;锌合金企业开工小幅略有回落,企业成品库存增加。国内供应有限下,下方支撑较强,但需求拖累下,锌价高位风险逐渐加大,锌价或呈现宽幅震荡行情。中期关注海外能源减产风险及国内季节性累库。
铅:因60日均线支撑较强,沪铅呈震荡偏好走势,继续关注上方10日均线压力,技术面上,kdj指标形态较好,后期涨势仍有望持续,近期铅成交偏淡,走势也较为平稳,但春节前期下游厂家或有补库行为,成交有望好转,后期铅价也有望有所反弹。
锡:上游缅甸政府加大锡矿抛储量,不过由于疫情再次对运输造成影响;同时云南江西地区环保限产 影响较大,国内精锡生产受到较多因素限制。而海外马来西亚、印尼冶炼生产随着疫情改善而逐渐恢复,精炼锡呈现爬升趋势。不过下游需求整体表现较好,镀锡板及电子行业需求保持高位,市场以按需采购为主。目前海外库存维持低位,国内库存逐渐回落,供应紧张局面仍存,市场捂货惜售心态,预计锡价高位震荡。
镍:宏观消息面平静,对镍价稍显利好。供需方面也有较多利好,沪镍期货仓单进一步减少至2500吨以内,空单挤兑风险很高。当前市场主要忌惮俄罗斯镍出口关税解除之后,市面俄镍供应大量增加。但从商业策略来讲,实际情况应该不会如市场预期,造成镍价大幅下滑。从盘面来看,我们仍能看到14.7万附近有坚强支撑,但15万阻力较大,预计14.7-15万之间仍有一段时间的震荡行情。
钢坯: 29日唐山钢坯降20报4270元/吨,目前唐山本地及周边部分钢厂普碳方坯报4270元/吨,均含税出厂。昨期货日盘整体走势不佳,市场心态严重受挫,对高价资源多排斥,价格陆续回落。原料方面,成本端有所下移,钢坯价格支撑减弱,预计短期钢坯价格弱势下调。
焦炭:周三,焦炭2205低位开盘,震荡运行,午后探底回升。供给端,焦企盈亏平衡,近期环保限制导致整体开工首先。下游钢厂铁水产量低位,终端需求淡季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市场成交心态偏弱。未来钢厂有复产预期关注实际高炉开工变化。焦炭期货盘盘面震荡运行,建议短线操作。
矿价:29日矿价继续下跌,由于成材复产不及预期,短期跟随成材震荡运行。目前北方采暖季令钢厂生产受到制约,铁水产量依旧维持低位,钢厂在高利润下补库需求增加支撑矿价,同时工信部未对明年粗钢做出明确限制,市场对钢厂复产预期仍较为乐观,未来仍需关注钢厂的实际复产情况。
期货价格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3711元,较周二纽约尾盘涨34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3747-6.3660元区间。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23:30收报6.3680元,较周二夜盘收盘涨10点。成交量343.36亿美元。
标普500指数上涨0.1%,报4793.06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3%,报36488.6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1%,报15766.22点;纳斯达克100指数基本持平,报16491.01点;罗素2000指数上涨0.1%,报2247.635点。
周三(12月29日)欧市尾盘,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5.2个基点,报-0.184%,盘中交投于-0.242%至-0.179%区间。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6.5个基点,报0.194%。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8.9个基点,报1.013%,盘中交投于0.939%-1.025%区间。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6.0个基点,报1.156%。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5.4个基点,报0.564%。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3.4个基点,报1.366%。
WTI 2月原油期货收涨0.58美元,涨幅0.76%,报76.56美元/桶。 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收涨0.29美元,涨幅0.37%,报79.23美元/桶。
上期所原油期货2202合约夜盘收涨0.55%,报495.70元人民币/桶。 沪金夜盘收跌0.33%,沪银收跌0.95%.
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跌0.3%,报1805.80美元/盎司。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 12月30日(周四)晚盘收盘下跌0.27%报370.96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 12月30日(周四)晚盘收盘下跌0.98%报4750.0元/千克。
LME期铜收涨112美元,报9680美元/吨。 LME期铝收跌26美元,报2810美元/吨。 LME期锌收跌6美元,报3513美元/吨。 LME期铅收涨8美元,报2286美元/吨。 LME期镍收涨338美元,报20383美元/吨。 LME期锡收跌117美元,报39143美元/吨。
国际铜夜盘收跌0.26%,沪铜收跌0.10%,沪铝收涨1.18%,沪锌收跌0.15%,沪铅收跌0.10%,沪镍收涨1.25%,沪锡收涨1.21%。不锈钢夜盘收涨1.31%。
螺纹期货夜盘收涨1.09%,热卷收涨1.28%;铁矿石期货收涨2.19%。焦炭夜盘收涨0.36%,焦煤收涨1.48%,动力煤收跌0.06%。
宏观与行业要闻
1、商务部:推进国际出口管制朝着公正、合理、非歧视的正确方向发展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国的出口管制白皮书发布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主张,各国应当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切实维护符合真正多边主义的国际条约和机制的权威,创新安全理念,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特别是大国应当履行大国义务,展现大国责任担当,在出口管制领域推进国际共同安全,推进国际出口管制朝着公正、合理、非歧视的正确方向发展,不应当损害其他国家和平利用出口管制物项的正当权益,不应当对和平利用科技进步成果促进发展、正常国际科技交流与经贸合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顺畅运转设置障碍。
2、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中欧班列基础设施建设五大领域支持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日前发布并实施《开发性金融支持中欧班列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旨在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助力增强中欧班列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动中欧班列行稳致远。在支持重点方面,开发银行将着重支持五个领域,包括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与设备采购升级,支持绿色低碳等新技术与新手段研发,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等。
3、国家发改委:中小微企业融资继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态势
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在今天国新办的政策吹风会上表示,中小微企业融资继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态势。从全国情况看,截至11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约18.73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据初步统计,通过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累计发放贷款超过7万亿元。应该说,“信易贷”模式对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4、《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21年12月29日,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报告》显示,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及中美贸易争端的严重冲击下,中国制造业经受住了巨大考验,实现了世界主要国家中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最大增幅。《报告》总结了我国2015—2020年制造强国建设进程及经验。五年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105.78增长到116.02。
5、海关总署:RCEP实施在即 海关准备就绪
记者29日从海关总署获悉,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701项约束性义务中,海关总署单独或共同作为负责部门的共计174项,占比24.8%,目前已全面做好实施准备工作。据介绍,RCEP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成员有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2020年,我国对其他14个RCEP成员进出口总值10.22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同期进出口总值的31.7%。今年1-11月,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10.96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1%。
6、碳酸锂价格年内三级跳 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更是在一年内上演了“三级跳”,均价已从年初的每吨5万元,一路跳涨到今天每吨27.4万元。进入12月,从月初突破20万元/吨到目前超27万元/吨,报价已经接近30万元/吨,月内涨幅超30%,同比涨幅更是超过400%,价格已刷新历史新高。 在一家碳酸锂生产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下游新建项目增长超出预期,目前行业供给增速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7、机构分析:铜需求疲软预示2022年经济增长可能放缓
铜需求疲软预示着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形势艰难,加上利率上升和通胀加速,前景令人忐忑。本月早些时候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销仓单达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这意味着铜需求疲软。铜库存也非常低。在过去十年中,第四季度库存平均下降超过10%,第一季度增长约35%。如果2022年第一季度库存不增加,对铜将是极大的利好。
8、六部门: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格局。
9、12月29日LME有色金属库存
LME铜库存减175吨至89100吨。LME铝库存减4475吨至959700吨。LME铅库存减100吨至54600吨。LME锌库存减250吨至202975吨。LME锡库存增70吨至1865吨。LME镍库存减192吨至103656吨。
10、12月29日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上期所铜增275吨至7582吨;上期所铝减774吨至231495吨;上期所铅增451吨至85104吨;上期所锌增1463吨至31883吨;上期所锡减16吨至1163吨;上期所镍减60吨至2494吨;上期所不锈钢持平至1222吨
11、工信部: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将陆续发布
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表示,工信部已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编制了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重点行业碳减排实施路径和具体任务安排,后续将按统一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冯猛表示,将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新增产能;严格控制炼油、磷、氨、电池、烧碱、纯碱、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适度控制现代煤化工产能增速。
12、工信部:到2025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
中国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水泥产品单位熟料能耗水平降低3.7%,电解铝碳排放下降5%。研究建立运用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等手段遏制过剩产能扩张的约束机制。实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探索建立钢铁等行业错峰生产机制。实施节能审查,严格控制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的燃料煤耗量。
13、钢铁行业如何去产能?工信部提出4方面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常国武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在资源保障、绿色低碳、产业集中度等方面问题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规划》对钢铁等行业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一是继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严禁新增产能,健全长效机制。二是持续优化组织结构,推进兼并重组,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三是持续提升供给质量,扩大高端产品供给,推进品种质量提档升级。四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