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沪铜周五反弹乏力,市场交投一般。恒大在最后一刻避免了违约,令房地产市场担忧有所缓解。基本面来看,白电内销环比走弱,但外销保持了强势状态,海外需求仍是价格的支撑。技术上看,铜价短期处于整理,等待方向明朗。
铝:周五沪铝震荡,华东现货贴水收窄至50元以内。氧化铝报价加速下调,电解铝成本有下沉空间。本周铝锭铝棒表现去库,采暖季供应端仍受限,需求在铝价回落后有改善迹象,但如继续抛储则去库幅度将有限。短期铝市基本面边际变化小,沪铝持仓平稳,或延续震荡,关注两万阻力。
锌:沪锌尾盘收阴、压制回2.31万。SMM七地库存本周增加3500吨,其中,广东、天津增库,反映锌价反弹、需求下滑。今日0#锌上调到23410元/吨,对交割月实时贴水25元/吨。年底供应环比增量,消费转疲,预计沪锌震荡在2.23-2.35万间,高抛低吸。
铅:本周沪铅主力2112合约探底回升,一度触及近一个月来低位,受到60日均线支撑。期间美国10月非农数据走高,美国通过1万亿美元基建议案,中美两国通胀数据续涨对基本金属构成提振,不过同时美元指数大幅上扬则限制基本金属多头氛围。现货方面,两市库存均下滑,但下游消费表现一般。炼厂长单出货为主,市场流通量偏多,下游询价表现一般,蓄企接货积极性下降,整体成交较为平淡。
锡:沪锡尾盘涨幅达2.5%左右,预计短期还将继续向上运行,上方目标依旧建议参考29/29.6万元/吨;现货市场,冶炼厂挺价,市场货源供应略有减少,部分厂家未给出报价,云锡30.2云亨30.1云山30.3万。
镍:沪镍今日震荡运行。11月份钢厂300系排产增加明显,对镍的需求也会增加,但总量与限电前还是有一些差距。新能源依旧维持较高景气,带动镍需求。海外显性库存维持去库,叠加国内低库存,镍逢低买入思路对待。
型材:12日国内型价主稳个调。坯料大幅下行,加上淡季效应凸显,需求延续弱势,且近期钢材价格跌宕起伏,市场操作显谨慎,多持观望情绪,整体成交情况表现不佳。预计短期型材价格或将稳中整理。
建材:12日全国线螺市价稳中偏强。52个样本城市中,14个平稳,10个下跌,28个上涨。钢坯跌150,期螺震荡偏弱,现货市场多谨慎观望,市场成交偏弱,多可议价,需求偏弱,叠加成本端支撑不强,贸易商心态谨慎,料周末偏弱调整。
期货价格
在岸人民币11月12日16:30收盘上涨,美元兑人民币报6.3902,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46点,成交量为281.04亿美元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3800元,较周四纽约尾盘涨110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3946-6.3711元区间。
道琼斯指数收盘上涨178.81点,涨幅0.50%,报36100.04点;标普500指数收盘上涨34.07点,涨幅0.73%,报4683.3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156.7点,涨幅1.00%,报15861.0点
欧洲STOXX 600指数初步收涨0.28%,报486.67点。德国DAX 30指数初步收涨0.03%,报16087.42点。法国股指初步收涨0.49%,英国股指初步收跌0.44%,意大利股指初步收涨0.29%。
WTI 12月原油期货收跌0.80美元,跌幅0.98%,报80.79美元/桶。
上期所原油期货2112合约夜盘收跌0.39%,报515.70元人民币/桶。
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将近0.3%,报1868.50美元/盎司,本周累涨约2.8%。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 11月13日(周六)晚盘收盘上涨0.15%报383.05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 11月13日(周六)晚盘收盘上涨0.7%报5196.0元/千克。
LME期铜收涨78美元,报9711美元/吨。 LME期铝收涨40美元,报2700美元/吨。 LME期锌收跌12美元,报3268美元/吨。 LME期铅收跌6美元,报2360美元/吨。 LME期镍收涨220美元,报19979美元/吨。 LME期锡收涨137美元,报37845美元/吨。
国际铜夜盘收涨0.49%,沪铜收涨0.58%,沪铝收涨1.03%,沪锌收跌0.28%,沪铅收跌0.48%,沪镍收涨1.05%,沪锡收跌0.75%。不锈钢夜盘收涨0.22%。
螺纹期货夜盘收跌2.84%,热卷收跌3.15%;铁矿石期货收跌0.45%。 焦炭夜盘收跌3.25%,焦煤收跌5.44%,动力煤收涨1.26%。
宏观与行业要闻
1、国家统计局:要高质量完成好第四季度和全年统计数据生产
国家统计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强调要积极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加快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统计改革步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高质量完成好第四季度和全年统计数据生产,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统计调查工作。
2、发改委:加快资源富集地区发展与资源精深加工密切相关的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改委印发《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引导资源富集地区转型发展。加强资源富集地区就地转化能力建设,鼓励具备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的地方开展资源精深加工。提高资源型产业技术和综合集成水平,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与资源精深加工密切相关的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工程设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以资源精深加工带动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3、中汽协陈士华:汽车芯片短缺态势可能将持续至2022年下半年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根据行业预测和供应商反馈,芯片供应虽较三季度有所缓解,但个别芯片仍存在明显短缺(马来西亚麻坡工厂虽然产能恢复,但由于该工厂目前全力生产前期短缺的ESP芯片,导致同样是该厂生产的车门控制器芯片、ibooster控制芯片目前出现短缺),叠加四季度市场需求较旺、企业补库需求较大,短缺态势仍将延续一段时间,短缺态势可能将持续至2022年下半年,最终可能达到一个紧平衡的状态。
4、工信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和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工信部12日上午召开党组会议和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强调,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加快实施“十四五”系列规划,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和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奋力开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要多措并举稳定和提振四季度工业经济,着力扩大工业领域有效需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纾困帮扶,加强要素保障,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5、发改委:建立安全可靠的资源能源储备 加大石油、天然气、 铜、铬、钨、稀土、晶质石墨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
发改委印发《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强对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建立安全可靠的资源能源储备、供给和保障体系,提升资源能源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依据资源禀赋、开发利用等情况,布局一批能源资源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打造战略性矿产资源稳定供应的核心区。实施矿产地储备工程,构建产品、产能和产地相结合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加大石油、天然气、铜、铬、钨、稀土、晶质石墨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做好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
6、英国与欧盟将就北爱尔兰贸易问题加强谈判
欧盟谈判代表、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与英国将于下周就北爱尔兰地区海关检查以及进入该地区的药物等问题加强谈判,以打破“后脱欧”贸易谈判的僵局。谢夫乔维奇在与英国脱欧事务大臣弗罗斯特会面后发表该立场。英方此前曾威胁,可能根据“北爱尔兰议定书”第16条规定单方面废除协定书的部分条款。
7、11月12日LME有色金属库存
LME铜库存减3875吨至100300吨;LME铝库存减7325吨至974700吨;LME铅库存减125吨至53700吨;LME锌库存减1000吨至183275吨;LME锡库存增50吨至845吨;LME镍库存减2256吨至130278吨。
8、11月12日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上期所铜增1624吨至14059吨;上期所铝增11364吨至171414吨;上期所铅减338吨至154920吨;上期所锌减76吨至13607吨;上期所锡增433吨至2502吨;上期所镍增530吨至7228吨;上期所不锈钢减1263吨至4854吨
9、本周上期所有色金属库存
本周上期所铜库存较上周增555吨至38037吨;本周上期所铝库存较上周增774吨至307779吨;本周上期所铅库存较上周减4418吨至162355吨;本周上期所锌库存较上周减2046吨至70578吨;本周上期所锡库存较上周增1502吨至2758吨;本周上期所镍库存较上周增390吨至8426吨
10、目前动力煤价格已较年内峰值回落超一倍
受寒潮降雪影响,区域性能源需求集中释放,然而冰雪导致特高压覆冰,且水电乏力,电煤需求再度凸显。加之“双拉尼娜”冷冬预期,后续降温幅度和范围将继续扩大,目前动力煤价格已较年内峰值回落超一倍,终端及时锁定优质货源,补库进程加快。
11、中钢协预计四季度钢企利润降低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12日表示,当前钢铁行业利润呈现下滑趋势,预计四季度的盈利情况将进一步降低,部分企业和部分品种目前已出现了亏损,后续行业稳定经营面临的大的压力。
12、供强需弱 惠誉下调铁矿石价格预期
据外媒报道,市场研究机构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已将今年和明年的短期铁矿石价格预期分别下调至155美元/吨和90美元/吨。11月初铁矿石价格徘徊在99.8美元/吨左右,跌破惠誉预期,在价格暴跌至此之前,该公司预测的今明两年的铁矿石价格分别为170美元/吨和130美元/吨。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