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周二铜市场延续窄幅波动,市场进入波动收缩阶段,价格主线回归基本面。宏观仍以taper和通胀预期为主线,短期通胀压力可能不会很快缓解。需求方面,国内铜板带消费表现较好,包括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电子通信等领域用铜增速客观,整体铜板带增速在24.6(前8个月)。技术上看,铜价处于盘整,延续低吸思路。
铝:近期鲍威尔的演讲几乎已经宣告了缩减资产购债规模的进程开启已进入倒计时,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2日至3日举行的政策会议结束时宣布启动减码;叠加中国政策遏制过度投机炒作,市场风险情绪持续受抑。同时,政府保供电煤,沪铝成本支撑逻辑弱化且铝锭持续累库,市场对铝市需求担忧,引发铝价持续回调。不过,目前铝价已经进入部分铝厂亏损区间,且部分地区实施错峰生产,供给端长期受限或令铝价继续下行空间较为有限。
锌:26日沪锌主力2112合约震荡下滑。期间发改委连续7天发文遏制煤炭价格,限制市场多头氛围,加之美元指数震荡维稳均使得基本金属承压。现货方面,两市库存均上升,国内消费平平。持货商纷纷抛货,下游长单刚需询价采购,贸易商接货积极性未见转好,现货市场少量成交。
铅: 26日沪铅主力2111合约高开震荡,延续盘整态势,多空交投谨慎。期间发改委连续7天发文遏制煤炭价格,限制市场多头氛围,加之美元指数震荡维稳均使得基本金属承压。现货方面,两市库存均下降,持货商报价坚挺,下游接货活跃度不及上周,蓄企维持刚需采购,交投氛围平淡。
锡: 上游锡矿进口仍缺乏增量,原料紧张担忧仍存。不过10月份限电限产及环保督察影响开始减弱,预计产量将有所回升;并且随着海外冶炼生产逐渐恢复,供应有边际好转预期。但目前内外库存均处极低水平,市场货源紧缺局面依旧存在,近期多空分歧加大,锡价高位调整。
镍:菲律宾逐渐进入雨季,原料趋紧预期升温,且国内镍铁厂亦受限电限产影响,同时淡水河谷预估四季度将减产,供应趋紧预期。不过下游不锈钢仍受限电限产影响,10月产量预计小幅续降,拖累对镍需求;新能源需求表现则较好。近期镍价走高,下游采购积极性减弱,但低库存对价格有所支撑,预计镍价震荡调整。
钢材:旺季需求明显不及预期,库存降速放缓,在宏观经济整体疲弱以及房产税改革试点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市场对需求前景的预期仍偏悲观。随着粗钢压减、能耗双控稳步推进,钢厂复产空间也受到限制,叠加采暖季、冬奥会限产,未来供应将维持低位且缺乏弹性。盘面短期依然承压,大跌后波动或加剧,关注商品风向及供需两端政策变。
焦炭:山西发文要求年底退出374万吨焦化产能,刺激盘面快速反弹,但随后煤炭新核增产能的释放,又再次拖累盘面表现。焦炭现货提涨200,但钢厂接受度并不高,价格预计博弈加剧,但盘面贴水依然较大。整体焦炭供应仍处于低位,原料煤也仍然整体偏紧,但下游利润压缩的传导也在逐渐进行。焦炭盘面提前实现较大跌幅,观望等待下跌后的收基差机会。
铁矿:铁矿供应整体平稳,需求方面在限产政策的影响下继续维持低位。铁矿在供需宽松的背景下,港口累库压力仍然较大。不过我们认为铁矿现阶段需求的疲弱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交易,短期在目前的价格基础上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有限,预计走势以震荡为主,不过需要注意市场整体高波动的风险。
期货价格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30官方收报6.3812,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2点,较上日夜盘收盘涨44点。
标普500指数收涨8.31点,涨幅0.18%,报4574.79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5.73点,涨幅0.04%,报35756.88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指)收涨9.01点,涨幅0.06%,报15235.71点。
德国DAX 30指数收涨1.01%,报15757.06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80%,报6766.5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76%,报7277.62点。
WTI 12月原油期货收涨0.89美元,涨幅1.06%,报84.65美元/桶。 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收涨0.41美元,涨幅0.47%,报86.40美元/桶。
上期所原油期货2112合约夜盘收涨0.06%,报534.50元人民币/桶。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 10月27日(周三)晚盘收盘下跌0.73%报367.87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 10月27日(周三)晚盘收盘下跌1.6%报4909.0元/千克。
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跌0.7%,报1793.40美元/盎司。
LME期铜收跌79美元,报9788美元/吨。 LME期铝收跌46美元,报2829美元/吨。 LME期锌收跌34美元,报3425美元/吨。 LME期铅收跌16美元,报2422美元/吨。 LME期镍收跌315美元,报20091美元/吨。 LME期锡收跌35美元,报37422美元/吨。
商品期货夜盘收盘,螺纹期货夜盘收涨0.45%,热卷收涨0.73%;铁矿石期货收涨2.00%。焦炭夜盘收跌6.31%,焦煤收跌8.06%,动力煤收跌6.56%。
宏观与行业要闻
1 、国务院: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落实和完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完善绿色电价政策,健全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政策,探索建立分时电价动态调整机制。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2、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召开中意第三方市场合作工作组第六次会议
为落实2018年9月国家发改委与意大利经济发展部签署的《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推动中意第三方市场合作,2021年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外资司负责同志与意大利外交部全球事务司负责人共同在线上主持召开中意第三方市场合作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双方就第二轮中意第三方市场合作重点项目清单达成原则共识,其中包含石油、化工、金融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双方还就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下一步工作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我外交部欧洲司和意大利驻华使馆公参等代表参加。
3、国家外管局上海分局对房企境外债到期情况进行摸排,要求周三前提交本年度境外债到期情况
10月25日,国家外管局上海分局召开会议,对房企境外债到期情况进行摸排,要求周三前提交本年度境外债到期情况,周五提交今年年底境外债的安排,含到期本金和利息,回购需求、自有资金安排等。多家房企人士向记者表示,此番排摸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是否存在违约风险,其同时强调这并不是新出台的规定和要求,仅为定期摸排,更新信息。
4、国资委部署开展中央企业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安全环保专项督导
近日,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安全环保专项督导动员部署会并对督导组进行培训。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任洪斌指出,为全力以赴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严防安全环保事故影响保供大局,决定于2021年10月下旬至2022年3月下旬开展中央企业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安全环保专项督导。他强调,中央企业和督导组要充分认识能源电力保供中安全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清保供中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高标准、严要求抓好专项督导工作,夯实安全环保基础,为打好打赢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5、广东:聚焦绿色金融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广东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三季度辖区银行业保持了健康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聚焦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广东辖内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9594亿元,同比增长超38%。同时,坚持“房住不炒”,严查重处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引导银行机构支持首套刚性住房需求,首套按揭贷款占比超过九成。
6、普京将以视频方式出席东亚峰会和东盟-俄罗斯峰会
当地时间10月26日,克里姆林宫官网发布公告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以视频方式于本月27日和28日分别出席东亚峰会和俄罗斯-东盟峰会。俄方将重点关注亚太地区的经济复苏和新冠疫情的影响,特别是俄罗斯与该地区国家在贸易、投资、卫生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并就亚太地区的局势交换意见。
7、原材料成本高企 电池厂掀涨价潮
据财新报道,一份落款10月25日的比亚迪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显示,由于市场变化叠加限电限产影响,2021年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具体调价方案为,产品价格在现行的基础上统一上涨不低于20%;从11月1日起,所有新订单将执行新价格并统一签署新合同,所有未执行完成的旧合同订单将统一关闭取消。比亚迪方面表示对此不予置评。
8、铝业需要1.5万亿美元才能实现电力供应脱碳
国际铝业协会(IAI)周二表示,铝业实现电力供应脱碳需要约1.5万亿美元的投资,以便开始实现联合国气候目标中的无碳电力要求。这笔巨额投资只是所需资金的一部分,铝业约60%的碳排放量来自冶炼过程中消耗的电力生产,还需要投资以转向绿色氢、进行碳捕获和促进碳回收。为了将温度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到2050年,铝业必须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1亿吨削减95%至5300万吨。
9、LME有色金属库存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库存减少14100吨,铜库存减少4650吨,镍库存减少732吨,铅库存减少175吨,锡库存减少80吨,锌库存减少1600吨。
10、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10月26日上期所铜减少25吨至11535吨;10月26日上期所铝增加823吨至131358吨;10月26日上期所铅减少452吨至165232吨;10月26日上期所锌增加23吨至16211吨;10月26日上期所锡减少156吨至874吨;10月26日上期所镍增加118吨至4973吨
11、中钢协:9月主要产矿省份铁矿石原矿总产量同比增长20.3%
中钢协消息,9月份,河北、辽宁、四川、山西、内蒙古、安徽、新疆前七大主要产矿省份的铁矿石原矿总产量达7192.55万吨,比上月增加34.73万吨,增幅0.5%;比上年同期增加1211.95万吨,同比增长20.3%;七大主要产矿省份的铁矿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4.9%,较去年同期占比增加3.5个百分点。
12、发改委能源所专家:煤炭价格开启下降通道
国家发改委转发中国改革报文章称,煤炭价格开启下降通道。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新建表示,“煤炭价格回落当然需要一个过程,我个人判断,经过2~3个月的过渡期,今年年底时煤炭价格就会显露大幅回落的趋势。从供需基本面上看,煤炭价格已开启下降通道。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煤炭库存减少了1亿多吨。第四季度,在保障供暖的前提下,发电企业还有着补充库存的需求,随着政策的扎实落实,明年3月底前将实现补库。”
13、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前三季度煤炭市场供需偏紧,价格高位波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季节性煤炭需求旺盛、水电出力不佳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煤炭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煤炭行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做好煤炭增产保供稳价工作,煤炭优质产能稳步释放,煤炭生产情况逐步改善,煤炭进口降幅持续收窄。总体上,煤炭市场供需偏紧,价格高位波动。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